茶文化在中国保持着一个独特的地位,不同地方的茶文化各有不同
茶文化一直在中国保持着一个独特的地位,不同地方的茶文化各有不同。很多地方喝茶,品茶,制茶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懂茶之人想必都是爱茶之人。从入口的那一刻起,茶香四溢,飘在空气中的味道十分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已经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大片的茶田,农庄小院错落有致,条条小路蜿蜒曲折,采茶的姑娘在田里忙碌,到处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制茶的伯伯手中的新茶也已经发出芳香。这描述的正是浙江安吉县黄杜村。
村里的居民现在生活富足,根本就不用外出务工,曾经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也是非常的贫穷,但是现在不但不用外出务工,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可以说是十分的好。并且也可以依靠着家里的产业发家致富,村民们何乐而不为呢。想当年这个村子也是典型的贫困村,就连附近的姑娘嫁人都不愿意嫁到村子里来。但是现在大有不同了,村子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全都是政府和党的支持,村子才能变得如此的有生机。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村子里的村官就看着村子这么残破,就像带大家一起致富。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利用村子本来的优势,来创造财富。那时候村子里的党支部书记盛阿林极其有号召力,就带领大家开垦荒山,种植茶叶,制茶,卖茶。那时候在1988年,全部村子里的村民进行了集资,开始种植白茶,200万成为了这个村子的创业基金。就这样一直发展到现在,浙江安吉县黄杜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白茶村。
当年他们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700亩。在种植面积扩大以后,村子里的白茶的销量已经足够了,但是现在村民们想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产量,提高品质,从而进一步发展白茶,使浙江安吉县黄杜村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感受中国的茶文化。形成一个属于浙江安吉县黄杜村的白茶品牌。村子里的村官就开始为他们做成一个品牌而进行不断地努力。他们首先就开始走进茶园,学习种茶,茶叶的护理,采茶,制茶,以及茶叶的推销方式。
就在这个时候,习近平关注到了浙江安吉县黄杜村的白茶的情况,让村民们喜出望外。2003年习近平来到了浙江安吉县黄杜村亲自下到茶田里面。村民们都惊了,习近平身为国家领导人尽然对白茶了解的那么多。亲自为把关。这又让村民们看到了方向。不仅种植白茶的数量要多,而且还要注重质量。然后要形成品牌,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链来推动白茶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这次的走访活动结束以后,村子里的白茶产业迅猛发展起来,当地的政府也十分支持,并请一些专家对茶农进行免费的培训。浙江安吉县黄杜村的白茶企业的迅猛发展跟政府和党的支持是密切相关的。当地提出的“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真的是得到了实践。不仅这几个字印在了茶叶的外包装上,而且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现在浙江安吉县黄杜村发展起来了,不仅种植茶叶,还卖茶叶,做起了品牌。他们现在还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行茶田的观光。民宿、农家乐、种植园等多种服务都接踵而来。现在村民们实现了一起致富,造福一方水土。当村子发展起来以后,不忘本,一直想办法造福百姓,报答党和政府。2018年,村民们提出帮助贫困县贫困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他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然后习近平总书记很快便回复了他们,表示对他们的想法很支持。村民们都很高兴,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够帮助大家一起脱贫攻坚共同致富。在2018年的10月,当地的村民向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很多的地方捐献茶苗,并且教会他们如何种植。他们提供的茶苗让荒山变绿山,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们从来不忘党和政府的教导。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我相信四川省清河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地区的人民,也一定不会忘了这些村民们的捐赠,等他们致富以后,一定还会帮助其他的贫困村,贫困县。这样大家相互帮助一起致富。全民小康的时代一定会提前到来。村民们的幸福生活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