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Company News
制茶始精乌龙出,香高味醇论史难
存萃:
存之于天地,萃自于人世,谓之存萃。
荼蘼正当时,见万千姿态,谓之荼见。
九曲处通幽,夷山内采撷,谓之曲水夷山。
日出日暮,一杯香茗。润心肝脾胃,慰浮躁灵魂。一抹回甘,倍感妥帖。此程独行人间一场,然茶味伴时光片刻,愿岁月悠长安宁。
我国古代制茶工艺发展史,从晒制、蒸制的散茶和末茶,演变为拍制的团饼茶,在唐宋达到了全盛时期。元代的制茶方法沿袭宋代,但团茶、散茶并存,绿茶工艺已出现雏形。
及至明代洪武初年,正式诏废贡奉龙团,提倡叶茶。绿茶杀青由蒸改为炒,饮茶由煎煮改为冲泡,标志着我国制茶工艺的创新和飞跃。这个时期,绿茶炒青工艺渐趋完善,同时也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和创新。如黑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相继兴起,争奇斗胜,万紫千红。可以说,明代是我国制茶工艺继往开来的一个全盛时期。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因其初制过程独特的“做青”工艺而区别于其他的茶类,并形成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在中国茶类中独树一帜。
与很多技艺相似,古代并未有科学的茶叶分类学,常凭经验而出,多以产地、品种名茶;一些文字记载的有关茶叶的史籍资料又多出于士大夫之手,他们多数不懂种茶和制茶,因而撰写或转抄的关于工艺记载并不准确,造成如今要对乌龙茶工艺的发祥地、工艺产生的大体时期、其与红茶工艺的演变的关系及其在我国制茶工艺发展史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考证的话,有很大的难度。
因此,茶学界出现过这样那样不尽一致的见解和论断。对此,我们从1975年开始收集整理这方面有关的茶史资料,并以已发掘的史料为理论依据,提出了武夷岩茶(Bohea)是乌龙茶的始祖;“工夫”、“小种”等式武夷岩茶固有品名;乌龙茶早于红茶,其工艺形成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其他新闻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535-8811000
公司名称桂城茶叶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山东 烟台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7 桂城茶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7 桂城茶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535-8811000  公司地址山东 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