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茶重返世界舞台 杜国楹向着美好愿景砥砺前行
近年来,在中国茶行业,杜国楹以及他所创立的小罐茶的名头可谓如雷贯耳。茶是中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传承了数以千年的中国茶却始终停留在"小散弱"的境地,而杜国楹所创立的小罐茶,带领中国茶走向了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之路。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国人饮茶的习惯也由来已久。"科技是美国的,奢侈品是欧洲的,茶是中国的。"杜国楹这样说,"可是七万中国茶企体量都敌不过一个立顿"。就此,杜国楹认为,如今中国茶仍然是以典型的农产品思维和表达方式为主,具备典型的农产品时代特征,只有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才能让中国茶叶再次领衔世界。
为此,小罐茶创造性的从农产品思维的禁锢中跳跃出来,以消费品思维为核心,打造了现代派中国茶品牌。在杜国楹看来,小罐茶不仅仅是茶,更是基于对茶叶的消费场景的洞察而锁定了特定客群后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实现了对于茶产品的科学化研发、工业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制定了对中国传统茶的科学研发、检测检验、生产方式、仓储方式的统一标准,让更多的人能简单方便喝到好茶。
之前的几次创业,杜国楹都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凭借敏感的商业视角,发现产业里极其细分的机会,以创新产品,创造新的市场空间。"消费电子产品的底层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无论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优势和技术都在美国;随着技术进步,消费电子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五年、三年、一年甚至半年,产品就可能会被淘汰。我一直想找一个行业、一个中国人有先天优势的领域长期做下去,未来可以成就一个优秀中国品牌。"
当杜国楹把再次创业的目标聚焦到茶叶,也自然延承了以产品创新改善用户体验的创业习惯思维。通过市场调研,杜国楹再次找到了一个创新的细分空间——把茶做成消费品。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的原叶茶市场,有两个主要市场空间,一个是文化茶,有着专业高端小众人群,另一个是大宗初级农产品的茶。而类似咖啡、烟酒等大众消费品的茶,市场上良莠不齐,没有独立品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用户市场,而且在这个空间里,用户体验一直很差。
从商业上判断,杜国楹坚信用户有痛点通常背后都有潜在的商业机会。但之前为什么没人能做出来?如果自己做,可能会做成什么样子,做什么样产品…..这些问题,当时的他也没想得很清楚,唯一笃定的是:茶,应该像咖啡、烟酒和其他消费品一样,从种植到采摘、加工、包装、生产和售卖的各个环节,统一标准,让爱喝茶的人在选茶、买茶和喝茶时更简单,也更省心。
与此同时,杜国楹还大手笔投资15亿元,在黄山建立现代化的中央工厂,开启中国茶的工业化、智能化之路。而杜国楹的愿景是让中国茶重返世界舞台,为此,他把茶产业作为未来三十年为之奋斗的终结梦想,是他创业路上的最后一站,做好中国茶,做中国好茶,杜国楹正向着他心中的美好愿景砥砺前行。